武陟县2025年:在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焦作新篇章中当示范作引领

爱游戏网页官方-净化车间 2025-04-18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收官之年、“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之年。武陟县深入研判形势变化、科学把握发展大势,锚定“示范引领”这一目标要求,用好“改革创新”这一关键抓手,练就“高效统筹”这一基本功,紧扣“四个聚焦”,紧紧围绕市委书记李亦博莅武调研指示精神,坚持“四个突出”不动摇,强力实施“325”产业计划,进一步深化改革,突出重点任务再攻坚再突破,不懈追求示范引领的实绩实效。

  围绕省“7+28+N”和市“3+13+N”产业链群建设,扎实推进“325”产业计划,实施“四项行动”,努力在新型工业化上取得新突破。

  实施主导产业提升行动。全面落实“链长+链主+协会+联盟”推进体系,促进链式集群发展。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培育推动主导产业提质增量,力争培育50亿元大公司集团1~2家、超10亿元企业5家以上、纳税超千万元企业20家以上,新增规上工业公司25家以上。围绕打造有影响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加快推进怀药产业园、聖博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国药容生年产45亿片新型综合制剂等项目,建设全省重要的生物医药中高端研发生产地。

  实施主攻方向提升行动。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配套生产基地,努力在焦作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和模块总成研发生产地中占了重要位置。努力打造郑州都市圈生活服务区,实施好华味坊年产5万吨非油炸面制品、美滋滋年产5万吨都市休闲食品等项目,打造郑州都市圈重要的休闲食品生产基地。加快焦作东站升级改造,建设国家二级铁路物流基地,大力推进国家干线(武陟)公铁海联运物流港(一期)等项目,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现代物流重要节点。积极发展健康养老、家政等生活服务业,争创省级银发经济示范园。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河南赢众制造有限公司共建“先进阴极保护技术联合实验室”项目在武陟签约。

  实施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培育行动。围绕集成电路、超硬材料等产业链核心环节,快速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园建设。依托黄河交通学院低空经济研究院、低空飞行器校企研发中心,加快发展低空经济、前沿新材料等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实施三产融合提升行动。加快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加快中国·武陟黄河之乡综合科普研学基地、中医药百草园康养文旅、嘉应观景区展陈提升等项目建设,举办特色文旅节会和营销活动,逐步扩大“游武陟、读黄河”“来武陟、享周末”文旅品牌影响力,擦亮“中国黄河文化之乡”金字招牌。持续激发消费潜能。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积极发展首店首发经济,发展智慧商超、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推动多种商业模式、经营业态融合发展,做旺消费市场。

  扎实开展“345”创新行动,深入实施“院士+武陟”工程,加强完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开发区“五大专项行动”,加快12个区中园、经开区东部园区供排水管网等建设,争创全省转型升级试点开发区、全省二星级开发区。稳妥推进农村改革,持续深化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同时,统筹推进国资国企、医疗等领域改革。

  培育创新主体。实施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力争企业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20家以上、首次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以上、培育“瞪羚”企业1家以上。持续开展“一转带三化”行动,力争新增2家省级以上智能工厂(车间)、1家省级以上绿色制造名单企业。

  建强创新平台。强化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培育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型骨干企业队伍,加快构建“研、创、转、产”全过程创新链条,力争培育市级以上创新平台5家以上。

  积极引育人才。深入实施“焦作英才计划”,落实“1+18”人才政策,设立人才基金,完善飞地引才模式,加强靶向引才、市场化引才。支持黄河交通学院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升人才留县吸引力。

  坚持以“三十工程”为引领,滚动实施“三个一批”,严格执行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周碰头、月调度工作机制,以重点项目落地撑起高水平发展的“四梁八柱”。

  紧抓项目谋划。加大项目谋划包装、资金申请力度,确保争取政策性资金20亿元以上,积极衔接“十五五”规划,至少谋划3~5个战略性、牵引性重点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规划盘子。力争全年在建亿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建设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60个以上,完成投资130亿元以上,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分别不少于5个、30个。

  提升招商质效。紧紧围绕“325”产业招商图谱,力争全年利用省外资金超90亿元,引进总投资超5亿元项目7个以上、超10亿元项目2个以上。

  打造营商高地。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实施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严格落实乡镇代办机制,不断的提高政务服务质效。

  以入选国家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战略试点县为契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城乡提质三年行动,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积极融入郑州都市圈。积极对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市域一体化规划,加强城区、乡村、产业一体规划布局。全力服务沿黄高速、焦平高速等重大工程,谋划实施河朔大道对接沿黄高速连接线等节点建设,积极争取省道104武陟高村至丹河桥段改建等项目纳入河南省“十五五”交通发展规划,加强詹店黄河浮桥恢复建设项目对接,加快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完成木栾大道南北延、沁河路扫尾工程,启动红旗路北段道路改造工程,打通朝阳四路、和平集贸市场等断头路、区间路。因地制宜塑造小游园、口袋公园等小微空间,扎实推进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建设,常态化开展市容市貌、学校门前秩序等综合整治,让城市宜居度更高。着力消除城市安全风险隐患,全方面提升城市应急能力,让城市安全度更高。

  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积极地推进白马泉、西霞院等灌区建设,确保全年粮食种植培养面积稳定在110万亩左右,产量稳定在55万吨左右。做强做优乡村产业,深入推动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加快实施国家数字畜牧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肉鸡品种)、鹌鹑产业园等项目,支持肉鸭现代农业产业园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力争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达21家以上,新增农产品品牌2个。全力建设和美乡村,推进移风易俗,提升乡风文明。

  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以深化“四基础、四依托、四引领”党建工作模式为抓手,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培育,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提升党建片区强村带富能力。构建高效高质的规模化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全方位推进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提升党建联盟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开展“三新”组织功能性党支部建设,探索流动党员分类管理机制,持续加强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推广交通运输行业党建联盟经验,培育一批“链主”企业,打造各行业独具特色的党建品牌,推动产业链抱团发展。

  提升楼院党群议事会便民利民作用。逐步优化全科网格,探索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用好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将更多社区便民事项办理权限下沉至楼院议事会,拓展社区党组织议事协调能力和办事权限。

  提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完善党群积分正负面清单,因村制宜推行物质、荣誉等多元化激发鼓励措施,真正形成“支部发动、党员带动、积分促动、群众主动”的共创共治共享格局。

  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美好生活提质行动,用心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构建高水平就业体系。全方面开展技能提升促就业扩面工程,加强高技能人才定向培育;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妥善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持续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产业新城幸福学校等8所校建项目建设,实施4个义务教育薄弱环节与能力提升项目,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构建高品质医养体系。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启动县妇幼保健院迁建,加快推进县精神卫生健康医养中心项目。推广“全链式”医养结合模式,建成县级中心敬老院,实现11所乡镇敬老院全部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持续提升助餐场所密度和质量。

  构建高效能保障体系。加强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统筹做好社会保险、住房保障等工作,进一步提升生活救助、慈善救助、临时救助的能力和水平。

  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各项守底线工作,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筑牢公共安全防线。持续开展“六个一行动”“平安护苗”专项治理行动,严格落实“123”舆情处置机制,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提升应急抢险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打好“保交房”攻坚战。推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逐步化减、融资平台数量和债务规模逐年压降。树牢“过紧日子”理念,牢牢兜住“三保”底线。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谋划实施全县域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重点推进县西“清水入黄河”项目、县东海河流域源头治理项目,实施渠水生态修复治理、二干排支流河道流域污水整治等工程,持续改善水生态。抓严抓实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坚决杜绝问题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