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铁工Y4 (137913):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爱游戏官方入口 2025-05-09
联合〔2025〕2886号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对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主体 及其相关债券的信用状况做跟踪分析和评估,确定维持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 AAA,维持“10中铁G4”“16铁 工02”“20铁工Y4”“21铁工02”“21铁工Y2”“21中铁Y4”“22铁 工02”“22铁工 03”“22铁工 04”“22铁工 Y1”“22铁工 Y2”“22铁 工 Y3”“22铁工 Y4”“22铁工 Y6”“22中铁股 MTN001”“23中铁股 MTN001”“23中铁股 MTN002”“24铁 YK01”“24铁 YK02”“24铁 YK03”“24铁YK04”“24铁YK05”“24铁YK06”“24铁YK07”“24 铁YK08”“24铁工K1”“24铁工K2”“24铁工K3”“24铁工K4”“24 铁工K5”“24铁工K6”“24铁工K7”“24中铁股MTN001A”“24中铁 股MTN001B”“24中铁股MTN002A”“24中铁股MTN002B”“24中铁 股 MTN003”“25铁 YK01”“铁工 KY09”“铁工 KY10”“铁工 YK02”“铁工YK03”“铁工YK04”“铁工YK05”“铁工YK06”“铁工 YK07”“铁工YK08”“铁工YK11”“铁工YK12”“铁工YK13”“铁工 YK14”“铁工YK15”“铁工YK16”“铁工YK17”“铁工YK18”“铁工 YK19”“铁工 YK20”“铁工 YK22”信用等级为 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特此公告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 评级总监: 二〇二五年五月七日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集勘察设计、施工安装、房地产开发和工业制造等于一体的多评级观点
功能、特大型央企集团。公司施工资质等级高且全面,技术实力强。跟踪期内,受国内基建投资节奏和地产市场调
整影响,建筑行业景气度下行,公司新签合同、收入和利润均会降低,但在国内铁路工程、公路工程等基建建设
领域仍处于领头羊,且在手订单充足,为公司业务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公司工程建设项目业主单位以央企和地方政
府、地方国企为主,客户信用水平较好;公司 PPP项目规模较大,需对 PPP项目的运营及回款情况保持关注;公司整体经营风险很低。受行业经营特点和下游业主资金情况影响,公司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存货和长期应收款对
公司资金形成较大占用且 2024年以来增幅较大;跟踪期内,公司资产负债率和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分别上升至77.39%和 52.93%,处于行业中位水平;公司短期偿债指标有所弱化,长期偿债指标表现很强,考虑公司融资渠道畅通,整体偿还债务的能力仍极强。
建筑行业需求增速整体放缓,但公司竞争优势突出、在手储备项目有望稳步推进,公司经营状况有望保持稳定。
可能引致评级下调的敏感性因素:项目储备已无法支撑公司维持现存业务规模;财务杠杆水平大幅度的提高且偿债指标表现明显恶化;重大未决诉讼对公司经营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再融资能力大幅下降。
? 公司施工资质等级高且齐全,行业地位高。作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属特大型央企集团,公司在规模、行业地位、
专业技术水平和施工资质等方面均具备显著竞争优势。截至报告出具日,公司连续 19年进入世界 500强,位列《工程新闻纪
? 公司项目储备充足。2024年,公司新签合同总额 27151.80亿元,其中工程建设和新兴业务板块新签合同额分别为 18710.10亿
? 公司业务和客户结构良好。公司工程建设项目中铁路、公路和公建类房屋建筑工程占比较高;业主单位以央企和地方政府、地方国
? 持续获得外部支持。公司集中了控制股权的人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的经营主业和大部分核心资产,在税收优惠和政府救助等
方面持续获得外部支持。2022-2024年,公司累计确认政府补助 38.18亿元。
? 跟踪期内,建筑行业景气度下行,公司新签合同、收入和利润会降低。2024年,中国建筑业需求增速继续放缓,新签合同额
同比下降,行业景气度继续下行;受公路、市政、城轨和房建市场容量缩水影响,公司新签合同、收入和总利润同比分别下
? 公司资产中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存货和长期应收款合计占比超四成,2024年以来增幅较大,对公司资金形成较大占用。截至
2024年底,公司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和存货合计 8250.30亿元,较 2023年底增长 35.16%,对公司资金形成较大占用且增速较
根据有关法规要求,按照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资信”)关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中国中铁”)系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国资委”)
国资改革〔2007〕477号文件及国资委 2007年 9月 11日出具的《关于设立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国资改革〔2007〕
1095号文)批准,由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工”,原名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于 2007年 9月 12日独家发
起设立,总股本为 1280000.00万股。中铁工根据《关于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整体重组并境内外上市的批复》(国资改革〔2007〕477
号文)将其全部主要经营业务及和主要营业业务相关的全部净资产(含股权)作为出资,故公司集中了中铁工全部经营主业和大部分核心资
产。2007年,公司先后于 12月 3日和 12月 7日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分别为“601390.SH”和
“)。经过一系列增持后,截至 2024年底,公司股本为 247.42亿元,控股股东中铁工持股比例为 46.98%,国务院国资
公司主营业务为基建建设、房地产开发、工程设备和零部件制造、勘察设计与咨询服务等业务,按照联合资信行业分类标准划
截至 2024年底,公司本部内设董事会办公室、规划发展部、财务与金融管理部和人力资源部等职能部门;截至 2024年底,公
截至 2024年底,公司合并资产总额 22564.14亿元,所有者权益 5101.40亿元(含少数股东权益 1554.25亿元);2024年,公
-3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2492.83亿元,利润总额 80.48亿元。
公司注册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 128号院 1号楼 918;法定代表人:陈文健。
根据有关法规要求,按照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资信”)关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中国中铁”)系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国资委”)
国资改革〔2007〕477号文件以及国资委 2007年 9月 11日出具的《关于设立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国资改革〔2007〕
1095号文)批准,由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工”,原名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于 2007年 9月 12日独家发
起设立,总股本为 1280000.00万股。中铁工根据《关于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整体重组并境内外上市的批复》(国资改革〔2007〕477
号文)将其全部主营业务及与主要营业业务相关的全部净资产(含股权)作为出资,故公司集中了中铁工全部经营主业和大部分核心资
产。2007年,公司先后于 12月 3日和 12月 7日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分别为“601390.SH”和
“00390.HK”)。经过一系列增持后,截至 2024年底,公司股本为 247.42亿元,控制股权的人中铁工持股比例为 46.98%,国务院国资
公司主营业务为基建建设、房地产开发、工程设备和零部件制造、勘察设计与咨询服务等业务,按照联合资信行业分类标准划
截至 2024年底,公司本部内设董事会办公室、规划发展部、财务与金融管理部和人力资源部等职能部门;截至 2024年底,公
截至 2024年底,公司合并资产总额 22564.14亿元,所有者的权利利益 5101.40亿元(含少数股东权益 1554.25亿元);2024年,公
-3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2492.83亿元,总利润 80.48亿元。
公司注册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 128号院 1号楼 918;法定代表人:陈文健。
截至 2025年 4月底,公司由联合资信评级存续期普通优先债券合计金额 341.20亿元。
截至 2025年 4月底,公司由联合资信评定的存续期永续债券合计金额 533.00亿元。公司永续债券具有公司可赎回权、票面
利率重置、利息递延累积及破产清算时清偿顺序劣后等特点,联合资信通过对相关条款的分析,认为公司存续期永续债券赎回条款
2024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发展目标顺利实现。面对外部压力增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各地区各部门坚持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宏观政策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 4月、7月、9月政治局会议精神,降低实
体经济融资成本,财政政策持续加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快长期资金市场“1+N”政策体系建设,采取多种措施稳定楼市股市。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 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5.0%。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 5.3%,二季度增长 4.7%,
三季度增长 4.6%,四季度增长 5.4%。9月 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四季度 GDP同比增速明显回升。信用环境
方面,人民银行先后四次实施比较重大的货币政策调整。运用多种货币工具,促进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设立科创再贷款、保障
性住房再贷款、两项长期资金市场支持工具;引导债市利率,保持汇率稳定。人民银行 2025年将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择机降
准降息,加快金融改革步伐,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进一步为稳楼市股市提供流动性资金支持。
展望 2025年,出口可能受阻,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内需、促进转型的任务更迫切。2025年经济稳步的增长目标依然有能力保
持在 5.0%左右,要落实好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加快释放中长期增长动能。宏观政策要按照 12月政治局会议安排,落实好更加积
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推进 9项工作任务,将扩大消费作为经济工作重点。
完整版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分析详见《宏观经济信用观察(2024年年报)》。
2024 年,在狭义基建投资增速回落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下降背景下,建筑行业需求增速继续放缓,新签合同继续下降,国
内建筑行业景气度仍处下行阶段,头部建筑企业出海发展力度加大,国企特别是央企市占率进一步提升,非公有制企业继续出清。展望
2025 年,预计地产开发投资降幅会收窄,狭义基建投资增速同比或将小幅回升,预计建筑行业基本面变化不大,央企在市场份额
上将进一步与地方国企和非公有制企业拉开差距;建筑行业在新基建和海外等领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完整版行业分析详见《2025年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下属特大型央企集团,公司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保持领头羊,施工资质全面且等级高,技术水平领
公司作为国务院国资委下属特大型央企集团,在规模、行业地位、专业方面技术水平和施工资质等方面具备显著竞争优势。2024
年,公司营业总收入 11603.11亿元,在建筑行业中位居前列,同期公司新签合同总额 27151.80亿元,其中工程建设和新兴业务板
块新签合同额分别为 18710.10亿元和 4257.40亿元,合计为上年施工收入的 2.31倍,截至 2024年底,公司工程建造业务在手订单
总金额 50265.40亿元,项目储备充裕。截至报告出具日,公司连续 19年进入世界 500强,位列《工程新闻纪录 ENR》最大 250家
全球承包商第 2位。公司工程建造业务涉及铁路、公路、市政、房建和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领域,经营区域分布于全球 100多个国
家和地区。公司是“一带一路”建设中主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力量之一,是“一带一路”代表性项目中老铁路、印尼雅万高铁、匈塞
图表 2 ? 同行业新签合同、新签合同/上年施工收入和营业总收入指标对比情况
注:行业新签合同及新签合同/上年施工收入为 2023年数据,公司新签合同及新签合同/上年施工收入为 2024年工程建设和新兴业务板块数据,营业总收入为 2024年数据
公司施工资质全面且等级高,截至 2024年底,企业具有各类资质及许可 4052项,其中,施工总承包特级 84项,施工总承包
一级 416 项,设计综合资质 4项、勘察综合资质 7项、监理综合资质 2项,长输管道 GA1 安装许可 2项,GA1设计许可 1项。
84项总承包特级中,铁路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特级 18项,占全国铁路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特级数量的 50%以上;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特级
34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特级 21项;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特级 9项;港口与航道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特级 1项;2024年,公
司新增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特级 1项。同期末,公司累计获得鲁班奖 246项、国优工程奖 546项(含金质奖 43项),中国土
木工程詹天佑大奖 200项,国家级优秀工程勘测考察设计奖 154项、国家级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 110项、国际工程咨询(FIDIC)和工程
设计大奖 35项。截至 2024年底,企业具有 3个国家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0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国家地方联合研究中心(数
字轨道交通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52个省部级研发中心(实验室)、21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 140个
省部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和发明奖 132项,拥有专利 44967项。2022-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持续增长,
公司业务构成多元,工程建设项目中铁路、公路和公建类房屋建筑工程占比较高;业主单位以央企和地方政府、地方国企为主,
公司业务集勘察设计、施工安装、房地产开发和工业制造等于一体,其中基建建设业务涉及铁路、公路、市政、房建、城市轨
道交通、水利水电、港口航道、机场码头等工程领域。从在建项目合同金额类型分布来看,公司铁路工程合同金额占比最高,其次
为房屋建筑和公路工程。公司房屋建筑项目以保障房、产业园区等公建类项目为主。公司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业主单位主要为中国国家铁
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铁路集团”)及下属公司,其他工程业主单位业主要以央国企和地方政府为主,客户信用水平较
公司本部过往债务履约情况良好;联合资信未发现公司本部曾被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企业信用报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03U),截至 2025年 2月 18日,公司本部无未结清和
根据公司本部过往在公开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的本息偿付记录,联合资信未发现公司本部存在逾期或违约记录,历史履约
截至 2025年 5月 6日,联合资信未发现公司本部有严重失信行为、曾被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证券期货市场有严重
根据公司 2025年 4月 30日发布的《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修订及其附件并取消监事会的公告》, 公司根据
最新法律和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及相关修订情况,并结合公司实际经营管理需要,取消监事会,删除监事会、监事相关规定,由
根据公司 2025年 3月 13日发布的《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辞职的公告》和《中国中
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变更的公告》,因年龄原因(退休),公司原执行董事、董事长、法定代表人陈云先生不再
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及其他任何职务;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同意因职务调整解聘陈文健先生的公司总裁职务,选举陈文
健先生为公司董事长。根据《公司章程》规定,公司董事长为公司法定代表人,故公司法定代表人亦变更为陈文健先生。截至本报
陈文健先生,1972年生,正高级工程师;曾任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阿尔及利亚分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海外事业部总经
理、党工委书记、海外部总经理,中国建筑(南洋)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铁
工总经理、董事、党委副书记;2020年 12月起任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中铁工总经理、董事、党委副书记;2025年 2月至 2025
年 3月,任公司党委书记、总裁、执行董事,中铁工党委书记、董事长;2025年 3月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铁工党委书记、
另外,跟踪期内,公司新聘任孙力实、屠海鸣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钟瑞明、张程分别因任期届满和工作调动原因不再担任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聘任黄超、耿树标、韩永刚为公司副总裁;聘任马永红为公司董事会秘书。
2024年以来,公司收入受国内基建投资节奏调整影响会降低,其中公路、市政等板块收入降幅较为显著;毛利率整体保持
公司营业收入大多数来源于基础设施建设收入来自铁路、公路和市政等工程建设业务,基础设施建设收入占据营业收入的比重均超
过 85.00%。2024年,受国内基建投资节奏调整影响,公司基础设施建设板块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8.71%,其中公路和市政及其他板
块收入分别下降 13.12%和 12.21%。从区域分布来看,2024年公司境外收入占比上升 0.09个百分点至 5.92%。2024年,公司各业
2025年 1-3月,公司营业总收入 2492.83亿元,同比下降 6.16%,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收入同比下降 7.99%;综合毛利率 8.46%,
图表 4 ? 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及毛利率情况(单位:亿元)
根据公司 2025年 4月 30日发布的《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修订及其附件并取消监事会的公告》, 公司根据
最新法律和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及相关修订情况,并结合公司实际经营管理需要,取消监事会,删除监事会、监事相关规定,由
根据公司 2025年 3月 13日发布的《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辞职的公告》和《中国中
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变更的公告》,因年龄原因(退休),公司原执行董事、董事长、法定代表人陈云先生不再
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及其他任何职务;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同意因职务调整解聘陈文健先生的公司总裁职务,选举陈文
健先生为公司董事长。根据《公司章程》规定,公司董事长为公司法定代表人,故公司法定代表人亦变更为陈文健先生。截至本报
陈文健先生,1972年生,正高级工程师;曾任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阿尔及利亚分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海外事业部总经
理、党工委书记、海外部总经理,中国建筑(南洋)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铁
工总经理、董事、党委副书记;2020年 12月起任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中铁工总经理、董事、党委副书记;2025年 2月至 2025
年 3月,任公司党委书记、总裁、执行董事,中铁工党委书记、董事长;2025年 3月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铁工党委书记、
另外,跟踪期内,公司新聘任孙力实、屠海鸣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钟瑞明、张程分别因任期届满和工作调动原因不再担任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聘任黄超、耿树标、韩永刚为公司副总裁;聘任马永红为公司董事会秘书。
2024年以来,公司收入受国内基建投资节奏调整影响会降低,其中公路、市政等板块收入降幅较为显著;毛利率整体保持
公司营业收入大多数来源于基础设施建设收入来自铁路、公路和市政等工程建设业务,基础设施建设收入占据营业收入的比重均超
过 85.00%。2024年,受国内基建投资节奏调整影响,公司基础设施建设板块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8.71%,其中公路和市政及其他板
块收入分别下降 13.12%和 12.21%。从区域分布来看,2024年公司境外收入占比上升 0.09个百分点至 5.92%。2024年,公司各业
2025年 1-3月,公司营业总收入 2492.83亿元,同比下降 6.16%,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收入同比下降 7.99%;综合毛利率 8.46%,
图表 4 ? 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及毛利率情况(单位:亿元)